以民生工程绘就经区幸福生活新图景——交通篇

文章来源: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
时间: 2025-10-22 09:23
点击次数:

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。经开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将群众“急难愁盼”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在诸多民生关切中,“出行”是至关重要的一环。为此,经开区建设局以“交通先行”为抓手,围绕“路网优化、设施提档、安全加码”三大方向,系统推进一系列道路改造与交通提升工程,致力让市民的出行之路更加畅通、安全、舒心。

曾经的滨海大道,旅游旺季机动车拥堵,电动车与机动车混行,安全隐患突出。2024年,经开区建设局确立“微改造、提品质”原则,不封路、不大拆,通过重新分配通行空间、增设电动自行车专道、优化信号灯配时,仅用60天完成5.75公里改造。改造后的滨海大道黄海路——香港路段最大排队长度从600米降至150米,通行效率提升25%,昔日“堵途”已成畅通美观的沿海风景线。

包括滨海大道在内,近年来,我区完成珠海路、香港路、华夏路、青岛路等主次干道改造,拓宽瓶颈路段,优化路口渠化,补齐城区路网短板,提升道路通行效率;对上海路、香港路等老旧管道更新改造,消除道路积水问题,解决污水管道跑漏渗问题。

基础设施也在持续补短。近年来,修建疏站路过街天桥、皇冠中学人行天桥、青岛路小学天桥、滨海大道渤海河人行桥、汽车站天桥等,解决学生及周边居民过街安全问题,提升核心商圈行人通行效率与安全。完成时代路、海大医院、嘉美花园、滨海大道、韩乐坊等积水路段和积水点改造工程,韩乐坊商圈也完成了雨水管网“大升级”。如今,市民雨天出行更安心,商圈购物体验也更惬意。

经开区对全区80余条、150公里道路及配套设施及时“把脉问诊”,主动发现并修复路面、井盖、桥梁、隧道、路灯、交通标志牌等方面的隐患,最终都转化为更安心、更舒心的城市生活体验。

安全防护方面,对我区80处学校的标志标线等设施完善。对11处公交站点的防撞柱进行完善。主要实施通道隔离护栏3800米、固定防撞柱322根、各类小型标志40套,可移动拒马34组,标线600平方米,群众评价“出行更安心”。 此外,对滨海大道与香港路交叉口、青岛路与凤林路交叉口、海滨南路与黄岛路交叉口等多处路口实施路口渠化工作,通过精准改造拥堵节点、融合景观与功能、保障慢行权益,实现了“通行效率提升、安全事故减少、生活品质改善”的多重目标,让城市交通更有温度,让市民生活更美好。